地理之道的延续

最新的Arcnews上线了,看这里

撇开它是专门的ESRI商业期刊的成分,这期有几篇很值得读的文章,如Jack Dangermond的 “Understanding our world” 进一步解释和延续了他的地理之道的思考(3snews上有篇详细报道,看这里);David Maguire的GIS and Science;以及还有一篇国内ESRI的关于青海西藏铁路应急系统的介绍;

Jack的几句话,让我又想到了GIS教育这个话题,看这里这里

“GIS is still at its beginning
……
GIS Professionals Will Be Required”

关于“GIS教育要崩盘了吗?”谈如何学习GIS

很多人关注我对“GIS教育要崩盘了”发表看法的日志,请看这里或者这里(另外一个地方的BLOG)。

我相信来这里阅读新闻和发表评论的人都是从事GIS相关专业,对GIS充满热情,希望自己学有所用,也不愿意看到GIS教育沦落到崩盘这个地步的人。songmiao在最近的评论里说到:

“…问题并没有因为你随便画个饼而解决。只是安慰一下罢了。与其描绘美好的未来不如想想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办法,那样的文章我觉得才更有建设性…”

是的,我上一篇日志主要是对于GIS这个行业是否存在崩盘的可能的一些看法,虽然也道出了对高校教育的参差不齐的忧虑,但是并没有提出什么明确的建议和看法。这篇日志就来补上我个人对于GIS教育具体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够达到songmiao的“切实可行的建设性的意见”的期望。如有不对和不足之处,还请指正,而且个人的看法毕竟容易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希望以此能够抛砖引玉。

首先,并不只是GIS教育存在这样的问题,高校的很多其他专业都有类似的问题,为什么呢?我在上个日志里提到:

“…因为GIS已经进入了各行各业,经济,能源,农业,工业,等等等等.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地理信息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从仅仅以前专业人员才能够接触和理解地理信息的知识,到 Google Earth, Virtual Earth等对业界带来的冲击,让普通大众也更容易的接触和使用地理信息…”

就是因为市场的需求增大,为了广招生源,吸引更多的目光,导致很多高校的GIS专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先说说中国GIS的背景,最早的GIS专业应该是在武测,1988年第一个GIS本科专业在武汉招生(请看边馥苓教授的“我国高等GIS教育:进展、特点与探讨”,这里或者这里。这段报告系统地讨论了GIS的教育方法,比如如何设置不同侧重点的GIS专业课程,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等等,对于GIS教育确实很有帮助),到2003年,每年有几千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不知道现在有多少。

 

这种急功近利的开设新专业当然会导致了很多大学根本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做好教育的准备,比如师资力量,实验室,学科的底蕴不足等等。从这个方面来说,大学的管理层应该有责任去审核调查每一个要开的新专业,不能够滥竽充数。如果想成功,礼贤下士和大量资金的投入是不可缺少的。

再者,对于GIS教育,不同学位层次的人的教育方式也应该相应的改变,大致可以认为有本科,硕士和博士三种学位(很多英语国家也都是这样,但是也有本科和硕士一起的,如欧洲的一些国家)。要找到不同的教育方法,就要理解这三类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是合格的。

本科:

对于本科生来说,刚刚进入大学的殿堂,摆脱了高考的重重压力,嗅到了自由土壤的芬香,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很多人会花很多时间在学习之外的活动,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且我个人很赞成这一点。想想中国人读书,从小学到高考,甚至现在从幼儿园就开始,一味的填鸭式教育,为了联考,中考,高考,学生繁忙的功课,拼命死记硬背,很难有自己任何的休闲时间(在这点上,直辖市的学生要好一些)。

想想看,大多数人到了大学会发现自己长这么大,除了读书淘汰了其他的人走入了大学,自己有什么别的特长?打球打的好,踢球踢得好,懂得点艺术,还是别的什么爱好???大学的空余时间如果很好的利用,确实可以培养出一些课余的爱好,弥补以前的缺憾。扯远了。

作为老师,如果能够把一些重要的GIS基本学科诠释清楚:

  1. 比如测绘相关的,数学要求比较高。虽然将来并不一定需要你去自己计算一个测量网络或者自己编程作平差,因为自动化测量已经可以自动实现大多功能,但是它是理解地理数据的基础。那么多人都知道和使用Google Map,你知道它的坐标系统什么吗?
  2. 遥感相关的,图像处理,遥感原理,我把GNSS也算到这里,等等;
  3. GIS应用软件相关的,比如tjmiaowang在我的评论中提到让有经验的工程师带领学生,原因就是他们更了解当前的GIS软件,可能精通某种。如果大学不愿意找有经验的工程师,那么作为大学的老师就应该多下工夫了。
    这里我还想提到Open Source的一些GIS项目,现在在整个GIS行业中非常热,而且带来了很多生机,比如地理信息桌面软件QuantumGIS, GRASS, 地理网络地图服务的mapserver, geoserver, mapguide, openlayer, 空间数据库postgis, mysql, 地理计算工具JTS, geotools等等等等,有兴趣到sourceforge.net上去搜一下。linux23有个帖子一直在讨论这些,推荐去看一下。我国GIS在open source上做的很少很少(仅我所知,请补充)。了解这些对于将来可能用到,和提高自己的编程技术都有很大的作用。还有一些地图厂商的API的使用,也有一些帮助,如google map API, live map API, 最新的Ordnance Survey Open space 等等。
  4. 计算机科学相关的,估计大多数将来从事GIS开发的人都要会编程,这点很重要。对于计算机语言的学习,和计算机专业差不多,只是弱一点。学习哪一门语言最好呢?应该了解什么语言呢?先学习哪一门语言呢?这里有一篇很好的文章(纽约大学知名计算机教授,Ada的先行者)探讨作为软件工程师应该如何学习计算机语言,比如先学习Java的缺点在哪里,为什么要学习C,C++等。因为学习GIS不是纯学习计算机语言,所以也不必对于什么都懂,一些概念性的东西搞清楚,将来在实践中去学习。

大学有很多教授水平都相当高,但是他们可能在忙别的事情,很多时候课程是博士生在帮着教,博士生水平自然要比教授要差一些,而且水平差别也很大,这里不谈这些。不管是谁作为老师,如果只能够拿起教案或者课本,在黑板上抄写,一行行的念给学生听,这种课你想听吗?你可能在看底下看小说,课后抄一下笔记,考前背一下就行了。但是一堂生动的课程,一个博学的老师是多少学生期待的呢?闭上眼睛想想,你大学里面是不是记得几个老师,原因是不是因为他们的课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考试没放你过关就不算了)

另一方面来说,俗话说的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大学只是给你提供一个空间,一个自由发展的地方,老师不可能手把手的教你所有的东西(不管多出名的大学),关键还是个人的学习。自己利用业余的时间去了解一些和专业相关的东西对于将来很有帮助,知识是积累的。你如果用google或者baidu搜一下,可以找到很多免费的网上教学资料(比如欧盟的一个免费的叫做Reuse and sharing of e-learning courses in GI Science Education的课程,这里,顺便可以学习英语)。Internet的快速发展真的提供了好多有利的条件。

对于本科生来说的缺点在于没有很多实践的机会。学习专业知识,计算机,都只是为了完成一些课堂的作业,应付考试,过去了也就很容易忘掉了。所以作为大学应该考虑如何能够给本科生更多的机会去应用所学的知识提供更好更多的机会(接下来我们谈硕士的时候会比较,硕士机会多)。以前的时候这种机会很少很少,现在国家的教育改革确实还是提高了很多。欧美的大学里,很多都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要参加一些小的项目,毕业后可以去公司做半年或者一年的实习来充实自己的实践经验,这点中国也开始有这个趋势了。

我最近听到两个不同大学的GIS本科生和我说,一个是大学里鼓励和要求学生自己成立兴趣小组,有老师指导布置一些小的项目,让他们练手;一个是老师询问是否有本科生也有兴趣参加到他们的项目中(以前通常只是硕士以上才有机会)。这些都说明了大学里把培养学生动手的机会越来越当成一个重点来看。

硕士:

作为硕士,如果你能够做到大多上述本科生的条件,恭喜你,你硕士可以轻松的完成你学业,将专业知识更进一步的应用到实践中去了。

硕士生在国内大多都是跟着教授做项目,实践能力自然就出来了,这种将来是可以当作工作经验来算的。当然能否有项目和有什么样的项目取决于自己的导师,跟对一个人会影响你一辈子,当然也没有那么夸张。这里不谈有些教授如何剥削硕士生辛苦的去做项目,作为学生要看中的是实践的机会,当然作为老师也应该要体谅学生的艰辛,一份劳动一分收获。

博士:

你现在有了本科的基础,硕士的实践能力。可能大多的博士还是象硕士那样拼命的跟着教授搞开发,这样是可以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而且可能会有一些管理小团队的经验,但是这时一定不能忽略从事学术方面的工作。

国内很多博士都是跟着教授做好了项目,能够发表一定数量的所谓一些检索的文章,不管到时候论文的方向是什么,都会顺利毕业了。那些检索文章的要求让很多人是费劲心思,想尽计谋,纯粹为了发表而发表,自然也就影响到了学术的风气和文章的质量。理想话的情况应该是,你应该从你做的项目里找到论文学术研究的中心方向,发表的文章与论文挂钩,到时候你的论文也是你的几篇文章的总结和扩展,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而且作为博士的培养,侧重点应该是学术研究的能力,一个毕业的博士代表的是在某一个小的领域已经是做到了融会贯通,甚至是炉火纯青的地步,也自然具备了给本科生授业传道解惑的资格。

但是因为市场竞争的激烈残酷,本科越来越多,硕士越来越多,博士也越来越多了,对于博士的教育也不是那么重视。那些博士流动站只是为了招更多的人去做项目,而忽略了很多培养博士独立研究的能力(看这个新闻“培养成放羊 读博再难换取黄金屋”和这个“中国博士被指越来越垃圾?”)。很多博士大都为了一个头衔,大家谈起来博士的头衔也都习以为常了。在很多欧美国家,博士是一个非常关荣的头衔,所以绝大多数的博士教育都是非常严谨和认真的,教授要求也都很严格。如果你是教授,你有Prof.的头衔,如果你是博士,你有Dr.头衔,其他的就只有Mr.或者Mrs.的区别了,连博士的家里的门铃上都会带上Dr. XXX。决定取得博士头衔的人也建议看看Google中国总裁李开复的“一顶博士帽能带来什么”,这里

 

能够清楚的区分这三个学历之间的差别,因材施教是大学教育应该具备的。

总之,教育是双方面的,大学应该多提供条件,学生应该明白自己的任务。如此以来,GIS教育或者任何别的大学教育都会欣欣向荣的。

本人愚见,欢迎指正。

GIS教育要崩盘了吗?

在3SNews.net上刚看到一则新闻:国内的一名学者疾呼GIS教育可能要崩盘,因为GIS专业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各大高校引入,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教育水平不高,毕业的学生很难找到工作。

如果单从一名教育者的角度来看,不管是什么专业,高校都应该尽职尽责,用自己所能达到的条件来培养各行各业的优秀毕业生。不可否定,各个高校的师资力量不同,学生来源不同,必然会引起毕业生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但是从社会工作需求的不同结构来看,各种水平的毕业生都可以各尽所能。能力大的或者说经验丰富的优秀毕业生可以立刻着手于挑战性大的工作,当然也会更容易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可选性比较大。经验稍微少一些或者接受的教育内容不够充实的毕业生,虽然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没有上一类人那么有竞争力,但是他们在接受第一份工作后一样可以积累更多的经验,而且很有可能会在未来的日子里赶超过那些人。所以毕业生的水平不影响找工作,只是看什么样子的工作。

有人会说,先不会说GIS毕业生水平之间的差异,那么多高校都开设了这个专业,那么多毕业生,会不会供大于导致崩盘?崩盘这个词用的有点过。大家想想,GIS到底是个什么专业?GIS代表什么? GIS可以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也可以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Goodchild), 还可以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tudies(Forer and Unwin). (具体解释和区别可以参考Paul Longley的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Science和其他的一些学术文章,如有兴趣,可以联系我).作为随着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兴的专业,计算机技术的使用贯穿在GIS整个教学中(应该这样),所以在某种意义上GIS也可以看成一门计算机科学的特别专业.这样的话就业的选择要广的多了,因为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的用处大家都知道的.

有人又会说,那我纯粹抛弃我学习的地理信息的知识了吗?首先你并没有抛弃,职场里你随时都有可能改变你的角色.再者,我想引用GIS 软件业的鼻祖Dangermond老先生这个月刚刚在Washington ESRI 2008的用户大会的开幕演讲中说到的”I am certain that you and I will be fully employed for a long time.” 意思是”我确信在座的各位都将继续在这行业里工作很长一段时间.” 理由是什么呢? 因为GIS已经进入了各行各业,经济,能源,农业,工业,等等等等.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地理信息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从仅仅以前专业人员才能够接触和理解地理信息的知识,到Google Earth, Virtual Earth等对业界带来的冲击,让普通大众也更容易的接触和使用地理信息.不说美国的GIS做的多广泛,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GIS的前景和市场将会越来越大! 相应的,工作机会也会越来越多.

我祝愿和我一样从事和学习GIS的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位,共同推动中国GIS行业的发展! 同时我也非常赞同那些学者的担忧,因为这样会才会引起上层决策者的注意,从而能够更多的投入和加强GIS行业的教育,培养更优秀,更贴近市场需要的人才.